在地,发丝上的智能菌丝正哼唱苗疆摇篮曲。
单红将翡翠平安扣压进对撞机核心,裂纹中涌出的不是血,而是1972年单父熬制行军酱时的第一滴汗。
三年后的菌历新年,张宁在博物馆顶层揭开“味觉方舟”计划。
十万颗琥珀封存的守火菌悬浮空中,每颗都记载着一种濒临失传的古法酿造技艺。
“这不是灾难,是食物在寻找知音。”
她轻触全息菜单,机械臂为参观者调配量身定制的菌种套餐。
穿蜡染卫衣的少女们嬉笑着跑过走廊,她们耳后的微型发酵舱正温养着人类最后的生物多样性。
暴雨夜,单红的身影出现在博物馆地下十八层的虫洞厨房。
她将萱萱的银镯与对撞机残骸投入老陶瓮,菌丝在量子泡沫中凝成新的宇宙常数。
当第一滴雨穿过三百层楼板落入瓮中,涟漪里浮现出无数平行时空的饮食文明。
“该送味道回家了。”
她笑着捧起陶瓮,走进正在坍缩的味觉奇点。
火星殖民地的穹顶农业区飘着诡异酒香,张宁第147次擦拭萱萱留下的银镯。
全息屏突然闪过加密信号——三十八万公里外的土卫六冰层下,检测到宁红酱特有的β-菌群波动。
“这是萱萱出事前设定的自动程序。”
单红划开冷冻舱,菌丝正从她脊椎伤口里长出星空图谱,“当年我父亲的行军酱,喂饱的不止是志愿军。”
量子跃迁舱启动时,张宁发现导航图上的星链竟组成苗族枫香染纹样。
穿越虫洞的剧痛中,她听见1972年单明德在战壕里哼唱的采菌谣,声波频率与曲速引擎共鸣。
钛合金舱门在土卫六深井炸开时,张宁的防护服已被菌丝蚀成蕾丝状。
冰封的巨型陶瓮上,宁红酱智能芯片正在重组DNA链。
瓮中飘出的菌丝云里,悬浮着二十八世纪所有失踪的味觉大师。
“欢迎参加银河发酵协会。”
瓮中浮出的人影撕开仿真皮肤,露出萱萱量子化后的菌种真容——她的发梢流淌着137种外星食谱,“人类把辣变成武器时,就失去了品鉴的资格。”
单红突然将翡翠平安扣按进陶瓮裂缝,瓮体迸发的强光中,无数文明饮食史如走马灯闪现。
张宁看见恐龙时代的蕨类酱料、三体人的脱水痛感胶囊,最终定格在萱萱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