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峰李景隆的女频言情小说《大明:公主请自重,家父李景隆 全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青烟渺渺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老管家浑身一震,赶忙弯腰拱手:“少爷恕罪,非是老奴不想,只是咱府上内务,需经夫人点头,夫人她,她......”话未说完,袁氏就到了。她精神抖擞,走路带风,一举一动宛如雌豹,将门虎女英姿飒爽。再往后看。李景隆一瘸一拐,跟在老婆后面,耷拉着脑袋,如丧考妣。李峰大惊,赶忙迎上去:“爹,您这是咋了?”大明战神眼中闪过一丝尴尬,帅脸上却儒雅依旧,温声笑道:“昨晚我和你娘切磋技艺,交流了武学心得。”切磋技艺?你是被家暴吧?李峰一头暴汗,再一次刷新了对主母战力的认知。此时,李景隆“咦”了一声,好奇的打量儿子:“你穿着官服作甚?”李峰脸色一正:“自然是去点卯。”话音落下。周围空气明显一滞。一家人惊讶的看着李峰,呆若木鸡。袁氏率先反应过来,脸上变得喜...
《大明:公主请自重,家父李景隆 全集》精彩片段
老管家浑身一震,赶忙弯腰拱手:
“少爷恕罪,非是老奴不想,只是咱府上内务,需经夫人点头,夫人她,她......”
话未说完,袁氏就到了。
她精神抖擞,走路带风,一举一动宛如雌豹,将门虎女英姿飒爽。
再往后看。
李景隆一瘸一拐,跟在老婆后面,耷拉着脑袋,如丧考妣。
李峰大惊,赶忙迎上去:
“爹,您这是咋了?”
大明战神眼中闪过一丝尴尬,帅脸上却儒雅依旧,温声笑道:
“昨晚我和你娘切磋技艺,交流了武学心得。”
切磋技艺?你是被家暴吧?
李峰一头暴汗,再一次刷新了对主母战力的认知。
此时,李景隆“咦”了一声,好奇的打量儿子:“你穿着官服作甚?”
李峰脸色一正:“自然是去点卯。”
话音落下。
周围空气明显一滞。
一家人惊讶的看着李峰,呆若木鸡。
袁氏率先反应过来,脸上变得喜滋滋的:“好好好!我儿脑子终于开窍了。”
她要求不高。
儿子有个班上就行,总比整天斗鸡遛狗强。
李景隆则摆了摆手:“正好,为父有伤在身,你去替我告假,先休个半年吧......”
半年?你是休产假吗?
李峰应了一声,坐下吃饭。
......
用过早饭,顺着记忆,李峰来到了工作地点,尚宝司。
在明代庞大的官衙体系中,这是个清闲的部门,职责只有一个......管公章。
确切的说,是各种宝玺。
诸如“皇帝奉天之宝”、“天子之宝”、“敕命之宝”、“广运之宝”等等,十七方宝玺。
由尚宝司卿带领。
手底下一帮尚宝司丞......
之所以是一帮,是因为这个职位无固定员额,几乎全是恩荫子弟。
在有明一朝,很多大佬都会把儿子塞到这个岗位,包括但不限于李东阳、杨一清、夏言、张居正......
可谓二代云集,风光无限。
然而,在明朝人眼里,这就是一帮子废柴!
…朝堂诸公是讲究出身的,你一个连科举都没参加的人,连工作都要荫,自身水平得有多烂?
既然是烂人,自然不用坐班当值。
所以,当吕震看到李峰的时候,惊讶的下巴险些掉下来:
“李,李翰林?你怎么来了......”
“下官见过吕公。”
李峰站在案前,恭恭敬敬的给领导躬身施礼。
....吕震,原为北平按察司佥事,燕王起兵时,他投了朱棣,受命侍奉王世子居守,朱棣攻下京师后,升任为真定知府。
现被调入京城,任尚宝司卿。
此时,这位北平系出身的皇帝铁杆,经过最初的诧异,很快恢复了平静。
“翰林不必多礼,请起。”
他笑吟吟的虚扶一下,抚须笑道:“贤侄忽然现身官衙,可是有事?”
见对方示好,李峰忙笑着上杆爬:
“嘿嘿!瞧您说的,您可是卑职的上官,没事就不能来看看您了?”
说着,从袖中摸出一块上品美玉,笑着递了过去:
“昨日侥幸得了这宝贝,特意奉给吕公,请您笑纳。”
吕震眼睛一亮,嘴巴快咧到了耳根子:
“哎呀呀!贤侄这是作甚......”
嘴里推辞着,手却伸了过去。
美滋滋的接过,指肚摩挲着光滑玉面,好似色狼在抚摸少女的肌肤:“唉~贤侄啊,你也太客气了。”
“不不不,您错了。”
李峰脸色一正,认真说道:
“属下粗人一个,哪里懂得欣赏宝玉之美?您是太学出身,雅致之士,在您手里,这美玉才不会被蒙尘啊!”
“哦?哈哈哈哈......”
吕震闻言,开怀大笑,看李峰更加顺眼了。
两人正说着话。
门口忽然传来一道高声笑语:
“曹公公里边请,我们家老爷就在里边!”
话音落下,一名手持拂尘的宦官,在小吏的陪伴下,一步跨入大堂。
他神态倨傲,扫视了一圈屋里,下巴微微抬起:
“尚宝司有管事儿的吗?”
...这就是古代太监?
李峰好奇的打量对方,心说不会吧?
这看着一点不娘炮啊?相比之下,娱乐圈小鲜肉们比你更像太监......
此时,吕震已经站起来,走上前拱手道:“吾乃尚宝司卿,敢问中官有何吩咐?”
曹公公敷衍的拱拱手:
“宫里正在朝会,老祖宗说了,或许会用到敕命宝玺。”
此话一出。
李峰和上司浑身一凛,震惊的对视。
尚宝司是闲职。
平日没鸟事。
日常核心工作只有三条:第一,每逢大朝会,尚宝司官员二人,持宝玺引导皇帝车驾,待皇帝升座后,将宝玺置于案上,立于殿中。
第二,皇帝出巡时,随行奉宝。
第三,年终时,进行洗宝仪式,记录一年中使用宝玺的次数。
特殊情况也有......
皇帝和大臣们已提前定好某事,当场诏书!
此时,便需尚宝司奉宝在场,立即盖章生效....由此,办成铁案,当事人连找关系的时间都没有。
所以,现在朝堂上发生了什么?
竟让尚宝司临时带人公办!
“还愣着作甚?还不带上宝玺,随咱家进宫。”小太监不耐烦的催促。
“是是是,这便过去。”
李峰赶忙应了一声,转身对上司快速说道:
“您是咱们的主心骨,轻易不得离开衙里,此事便交给属下吧。”
“好!快快持宝前去。”
吕震表现出全力支持的态度。
手下二代目多酒囊饭袋之辈,只有李峰,有眼力,还勤快,他看李峰愈加顺眼了。
......
李峰拿了宝玺,随小太监快步离开。
路上,李峰堆起笑容询问:“曹公公,朝堂上发生了何事?”
小太监横了他一眼,哼了一声,态度傲慢,竟连搭理都不愿搭理。
…我尼玛。
李峰鼻子差点气歪。
想了想,从袖中掏出两贯宝钞,悄悄递了过去:
“小小心意,还望笑纳。”
小太监神色稍缓,接过宝钞,揣入怀中。
然后轻叹一声,怜悯的看了李峰一眼:“李大少,今日,你就不该趟这趟浑水......”
李峰心里咯噔一下,后背瞬间泌出冷汗。
......
两人很快到了奉天殿。
李峰捧着宝玺,从侧门进入殿中,在龙椅下侧站定,朝下望去。
巍峨的大殿中,朝会正在进行中,文武群臣黑压压站了一片,朝服飘飘,庄严肃穆。
再往旁边悄悄瞄一眼。
永乐大帝身着窄袖四团龙袍,腰束金玉带,头戴翼善冠,威严的坐在龙椅上,俾睨四顾。
就在这时。
群众中有一人踏出,先是躬身行礼,后朗声说道:
“臣,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,蓄养亡命之徒,谋为不轨!”
李峰瞳孔一缩,心脏止不住的乱跳。
刑部尚书,郑赐?
“罚,罚俸一年......”
袁氏两眼发直,风韵犹存的脸蛋,还挂着泪珠。
当今万岁,像极了开国太祖,人生信条是:“要么我不做,做了就要做绝”。
诸多朝臣,可能昨天还青楼宴饮,今天就刑场砍头......罚俸一年是什么鬼?
“国公爷,还愣着作甚?接旨啊。”
大太监笑眯眯的催促了一句,李景隆赶忙磕头接旨,站起身后,依旧一脸疑惑:
“公公,万岁爷这是......”
“别问,咱家也是奉旨行事,什么事都不清楚。”王景弘笑了笑,问道:“今日早朝上的事,二位可曾听说?”
李景隆脸色变了变:“可是有人弹劾于我?”
大太监点点头,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:
“国公爷猜得不错,是有人弹劾您,而且还不止一人......”
说着,把过程陈述了一遍。
李家一家人听得目瞪口呆,一脸后怕。
吏部尚书蹇义、六科给事中张信、刑部尚书郑赐,还有周王朱橚、成国公朱能......
这可是永乐朝的半壁江山啊!
…孩他爸,这是捅了靖难功臣的马蜂窝吗?袁氏茫然的看了自家夫君一眼,忽然心中一动。
公爹李文忠!
那可是太祖皇帝的亲外甥,开国六公爵排名三甲,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。
老爷子虽已故去,可虎威犹在,就算皇帝想动李家,怕是也要掂量掂量!
袁氏越想越激动,忍不住喜道:
“老爷,你说对了,真是祖上保佑!”
“皇爷定是看在咱爹的面子上,这才对咱家格外开恩呐!”
“额,这样么....”
李景隆愣了下,随即啪的一拍大腿,满脸惊喜:
“夫人说得对!”
“咱家可是有铁券丹书的,那些不长眼的东西,还真以为能斗得倒为夫?”
“做梦去吧!”
“哈哈哈哈哈......”
见家主这么说,一屋子松了口气,露出“原来如此本该如此”的表情。
唯独传旨太监王景弘,脸皮抽搐。
他本想一走了之,但想到如今朝堂的局势,还是忍不住开口提醒:
“是令公子。”
李景隆笑声戛然而止。
一家人再次愣住,面露不解。
“万岁爷认为,你曹国公一脉,倒向了世子殿下…而世子,眼下恰好需要贵府这样的勋贵支持,所以陛下才轻拿轻放......”
大太监看着李景隆,继续低声说道:
“昨日画舫的事,咱家也听说了,现在看来,原来这一切都是贵公子的手笔啊。”
此话一出。
袁氏目瞪口呆,怀疑自己在做梦:
“这怎么可能......”
李峰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,从小声色犬马,斗鸡遛狗,怎么可能做到这些?
忠仆来福,也是满脸震惊。
画舫上的事情,他作为参与者一清二楚,却怎么都没想到,少爷竟人不知鬼不觉的下了这么大一盘棋......
“是,是少爷?”
老管家呆在当场,胡须颤抖。
那个笑眯眯的,叫自己一口一个“十一叔”的纨绔少年,竟是个扮猪吃虎的低调大佬?
“咳咳......”
李景隆干咳两声,打破宁静,拱手笑道:“不管如何,多谢公公不吝赐教。”
“国公爷无需客气。”王景弘摆了摆手,笑眯眯的说:
“今日之所以对您坦诚相告,是因为,咱家也是世子殿下的支持者。”
“什么?”
李景隆瞳孔一缩。
“呵呵呵,不用紧张,咱家做事光明磊落,便是这话传到万岁爷的耳朵里,咱家也是这个态度。”
王景弘爽朗的笑了笑,抱拳告辞:
“传旨完毕,咱家先走一步。”
“国公爷若还是心存疑虑,可向旁人打听打听,今日朝堂的事,现已传遍了整个南京城......”
说罢,转身离去。
只留下一屋子李家人目瞪口呆。
......
秋风习习。
风吹波动。
一名绝色女子,坐在湖边抚琴。
她肌肤雪白细腻,五官精致如刻,穿着一袭白色秋裙,气质出尘,美若仙子。
这里是瞻园。
南京城为数不多的园林之一。
明初,太祖朱元璋禁止功臣贵戚造园,因此能拥有这样一处园子,无疑是处于云端上的贵人。
徐达便是这样的人。
对于这所中山王府,朱元璋亲自赐联——
破虏平蛮,功贯古今人第一!
出将入相,才兼文武世无双!
能稳稳坐在瞻园抚琴,还有如此绝色的,自然是徐达的第三女,徐妙锦。
嗡——
古琴破天荒的跑音。
徐妙锦眉头轻蹙,修长白嫩的手指,按住律动的琴弦,颤抖的余音停止。
她抬起眼帘,妙目望向远处的秋景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......昨日那纨绔子随口说的两句诗,竟越是咀嚼,便越是回味无穷。
以至于,一向淡泊的她,心境竟起了涟漪,只可惜......
想到此,徐妙锦轻轻摇了摇头,继续低头抚琴。
“那曹国公一脉,正处于诡波浪尖。”
“也不知,昨日李景隆那无意之举,会不会影响陛下的裁决......”
这时,一名婢女迈着小碎步走来,恭敬的弯腰禀报:
“小郡主,外面传来消息,今日朝堂上群臣争相弹劾曹国公,连成国公都下了场子。”
“嗯。”徐妙锦淡淡的问:“结果如何?”
“万岁爷下了旨,对曹国公罚俸一年。”
琴声戛然而止。
冰山美人怔住了。
片刻后,她才从震惊中缓过神,再次问道:“只是罚俸一年?”
“没错。”婢女低着头道:
“当时曹国公之子,李翰林也在现场,万岁爷让他转告曹国公,今后与世子殿下多多亲近。”
徐妙锦眼中闪过一丝明了,顿了顿,清冷的开口:
“去,以我的名义,邀请李翰林,参加明日的望江楼诗会。”
......
啪!
精贵的茶盏碎在地上。
郡王府上,朱高煦双眼通红,喘着粗气,像是暴怒的狮子。
“该死的李峰!”
“该死的李景隆!”
“这么大的阵仗都没把你们玩死,本王迟早要把你们碎尸万段!”
就在这时,门外忽然传来一道声音:
“无量寿佛——”
朱高煦霍然扭头。
只见门口出现一名身穿道袍的道人,笑眯眯的朝着朱高煦抱拳施礼:
“郡王殿下,别来无恙。”
无量寿佛。
这显然是一句病语。
“无量”,表示难以计算,数量极多。
无量寿佛,意思是很多很多寿佛......问题是,道家怎么能称佛呢?
所以就显得不伦不类。
可面对如此怪异的道人,朱高煦却一点儿都不惊讶,反而从怒火中清醒了几分,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:
“乌眉道人,你怎么来了?”
“呵呵呵呵......”
道人一步迈入房门,咧嘴笑道:
“本座昨日掐指一算,发现殿下有烦扰之事,故前来助殿下一臂之力。”
“哦?”朱高煦眉梢一挑,转身大马金刀的坐下,身体前倾,眼里闪着幽光:
“说说看,你有什么好主意?”
乌眉道人立于屋内,凝视着朱高煦的眼睛,淡淡说道:
“李氏父子能翻盘,皆是因为投靠了世子,可如果....世子殿下倒了呢?”
朱高煦闻言,瞳孔骤然猛缩。
“难道你想......”说着,他抬起手刀,在自己脖颈上做了个砍的动作。
“不不不,世子动不得,那样会彻底激怒皇帝,为我们招来杀身之祸。”
乌眉道人笑着摇了摇头,轻摇龟扇,眯起眼睛:
“本座有一计,可令李氏父子万劫不复,可令朱高炽无力争储......郡王殿下,您可愿意配合?”
朱高煦猛吸一口气,强压心中翻滚,脸色狰狞的问:“需要本王做什么?”
乌眉道人呵呵一笑:
“一切交给本座便是。”
“只不过,在必要之时,您需联系京营的那些老兄弟,让他们放开一道口子......”
......
尚宝司。
李峰捧着宝玺,回了自家衙门。
顶头上司吕震,一把拉住李峰,一脸后怕,痛心疾首道:
“贤侄,方才朝堂上的事,本官已经听说了......凶险万分,凶险万分啊!”
…呵呵,老油条。
李峰心里吐槽,暗自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要知道,眼前这位,史书的评价可是:有精力,能强记,为人阴险,又诬陷同僚,人视为佞谀险毒!
显然,这家伙见自己转危为安,又攀上了朱高炽的高枝,态度便跟着热情起来。
作为办公室社畜,李峰自然知道该如何反馈,于是诚惶诚恐的躬身:
“属下该死,让吕公担心了。”
“嗯?贤侄如此这般,可是与本官生疏了......”吕震故意板起脸说了句,继而笑道:
“好了,事情都过去了,来来来,喝茶。”
......
俩人说了会话。
李峰客气的起身,开始熟悉起自己的工作环境。
宽敞的大堂,檀香缭绕。
阳光透过窗棂照入,洒在几大排一人多高的书架上,架子上放置着一卷卷用章记录。
李峰在架前踱步,目光缓缓扫视卷宗。
....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,李家参与了储君之争,形势只会更加凶险,稍有不慎,便是万劫不复!
李峰想摸清自己所处环境,以及友方和敌方的诸多细节。
这时,身后忽然传来吕震的声音:
“贤侄想看那些记录?可说与本官…这库内所有卷宗,本官均已廖记于心。”
这么多你都记住了?吹牛呢吧?
李峰心里吐槽,却不好拂了对方好意,转身笑道:
“属下想知道,陈瑛陈御史,何时述职督察院。”
陈瑛......
吕震的眼神变了变。
随即深深看了李峰一眼,笑道:“第三排,纵二十六,第五个方格。”
李峰按照方位寻找,抽出记录,打开一看,果然有一封诏书记录:
——秋七月,癸未,召前北平按察使陈瑛,为左副都御史,尽复建文朝废斥者官。
李峰眉头皱起,神色渐渐凝重。
燕王六月攻入金川门,紧接着,七月就召唤陈瑛述职......这家伙的圣眷,比想象中还要深厚啊!
历史上,正是他一锤定音,导致了曹国公府走向凋零。
真是狗屎,这样的死对头,真是让人窒息......
李峰将文件放回,托着下巴喃喃道:“也不知道内阁大臣们都有谁呢......”
话音刚落。
身后便再次传来声音:
“第五排,纵三十二,第七个方格。”
李峰一愣,寻着位置走去,抽出记录一看:
——八月壬子,侍读解缙、编修黄淮入值文渊阁。寻命侍读胡广,修撰杨荣,编修杨士奇,检讨金幼孜、胡俨同入直,并预机务。
李峰一脸惊讶。
不可置信的扭头望向上司。
…不会吧,这么强的记忆力?这特么哪里是人?简直是一具人形电脑。
吕震很满意李峰的表现,端坐在桌后,洋洋自得的捧起茶杯,笑道:
“每次奏事,别人都手拿副本,又与左右轮番上奏。”
“本官却是自己口授奏章,不用下属参予。”
“情状复杂,千头万绪,本官都背诵如流,不曾有误。”
你应该去参加最强大脑....李峰敬佩的拱拱手:“吕公....威武!”
永乐朝果然猛人辈出,不管这厮德行如何,单凭这份记忆力,便足以傲视群雄。
李峰沉淀情绪,这次主动问道:
“除了教坊司,京都还有那些官办青楼?”
吕震精神一震:“当然是金陵十六楼!”
李峰再问:“南京城十大花魁都是谁?”
吕震沉声开口:“媚香楼的梦璃,富乐院的青蕊,潇湘馆的如烟,倚翠阁的碧落......”
“吕公妙义!”李峰抱了抱拳,快速问道:“据说,秋香姑娘臀部有颗痣?”
吕震一愣,他遇到了知识盲区,只得无奈道:“这个…本官不知。”
…哦吼,秋香果然身份有异....李峰心中有数,话锋一转:
“您可知,姚广孝何时被任为,僧录司左善世?”
吕震再次一愣:“姚广孝是谁?”
…糟糕,这会儿道衍和尚还没被赐名?李峰心里一惊,面不改色的说:
“许是属下记错了,您先忙,我自己看看便是。”
说罢,迈步走向书架深处。
不远处,桌上茶炉烧的正旺,水汽汩汩冒出。
氤氲的雾气里,吕震的脸若隐若现,目光深邃。
......
临近黄昏。
李峰下值回家。
老爹李景隆不知去哪里浪了。
老娘袁氏去了娘家,今晚不归....李家的事震动朝野,不用说,她肯定是去报喜了,或许还有一点点显摆。
在老管家的伺候下,李峰吃了晚饭,回到自己院里。
这时,房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进来一个身着丫鬟服饰的小姑娘。
她拖着托盘,低着脑袋,对着李峰款款施礼:
“奴婢翠娥,见过少爷。”
“老和尚,该你了,快些落子呀。”
朱棣嘴里催促,笑呵呵的看向对面。
棋盘后,道衍和尚一袭黑色僧袍,端坐在蒲团上,眼眶三角形,气势凛然,如同病虎。
他落下一子,淡淡说道:“明天还要早朝,陛下应早些休息。”
“哎,行了行了。”
朱棣不耐单的摆摆手:“俺来你这灵谷寺,就是为了躲个清静,不是听你来絮叨的。”
道衍和尚抬起头:“可是为了高阳郡王与曹国公冲突一事?”
“哈!可不是吗。”
朱棣撇了撇嘴角:“俺还没吃晚饭,老二就跑进宫,弹劾李景隆父子不敬之罪,烦死了。”
道衍顿了顿:“贫僧也未想到,李景隆竟投靠了世子殿下。”
“哼!他自身尚且难保,竟还敢一头扎进储君之争的漩涡,这是嫌自己死的慢么......”
朱棣说着,咧嘴一笑:“你说,他是不是觉得虱子多了不咬人,破罐子破摔?”
道衍和尚沉默了片刻,忽然开口道:“他想破局。”
“破局?”
朱棣眉头微皱:“如今老二势大,李九江选择他不是更稳妥吗?”
话音刚落。
门外忽然传来一道童声:“皇爷爷!”
一僧一帝停止交谈,朝外望去。
只见一道小小身影出现在门口,一溜小跑进了禅房,来到朱棣面前,笑嘻嘻的打招呼:
“老和尚,皇爷爷,你们还在下棋吗?”
此话一出,门外走廊上的太监宫女,脸色俱是一变......普天之下,敢和万岁爷这样说话的,恐怕也只有这一人。
皇太孙,朱瞻基!
此时,朱棣脸上笑成了一朵花:“俺的乖孙子,这么晚了你跑来作甚?”
六岁的朱瞻基背着手说道:“皇爷爷,我来监督您早点睡觉。”
“哦?哈哈哈哈......”
朱棣开怀大笑,摸了摸好大孙的脑袋:“俺知道了,与老和尚说几句话就去休息。”
朱瞻基不放心:“君无戏言?”
“嘿嘿!俺啥时候骗过你。”
“好,皇爷爷不许骗人,孙儿先告退了。”
朱瞻基躬身抱拳,对着两位长者行了一礼,然后转身脚步欢快的走了。
看着好大孙的背影,朱棣的眼睛眯了起来,手指有节奏的叩着桌面:
“老大的力量,还是太单薄了些,得给他找些帮手......”
话说一半,忽然停下。
与此同时,道衍和尚好似也想到了什么。
两人缓缓扭头对视,眼中精光闪烁:
“李景隆——!”
他是建文旧臣的代表,继承了曹国公的荣耀,身后有大批拥趸。
最重要的是,靖难之役中,他实力大损,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......
“刚刚好,这样的力量刚刚好。”
朱棣嘴角勾起一丝微笑:“他若支持老大,安全、稳妥,再合适不过了!”
道衍和尚沉默了一下,淡淡提醒道:
“这不像是曹国公的路子,自始至终,反而是他那个儿子在主导。”
“哦?你是说李翰林....”
朱棣怔了下,眼神渐渐变得意味深长:
“呵呵,有意思。”
......
次日清晨。
李峰一觉醒来。
翻身起床,洗漱干净,开始打开衣柜,翻找官袍。
…没错,李大少也是有官身的。
不过不是自己考的,而是“荫”来的。
《大明会典》卷六,荫叙:“文官一品至七品,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....正一品子、正五品叙,从一品子、从五品叙,正二品子、正六品叙......”
如今李景隆红得发紫,李峰自然也得了恩荫。
官拜尚宝司丞,正六品!
虽是个闲职,但社畜的惯性,令李峰早早起床,继续牛马。
李峰穿戴完毕,来到前厅用饭。
一进门,就见老管家站在饭桌旁,黑着眼圈,昏昏欲睡。
李峰凑过去,背着手,好奇的端详:
“十一叔,你昨晚去青楼了?”
老管家一个激灵,如梦初醒。
“啊?见过少爷。”他赶紧给李峰行礼,苦着脸说:“少爷说笑了,老奴一把年纪了,哪有精力去青楼。”
“嘿嘿!十一叔不要谦虚,我看你也是老当益壮啊。”
李峰笑说了一句,忽然话题一转:
“十一叔,您答应昨晚给我安排的漂亮丫鬟呢?”
盛庸,靖难之前名不见经传。
《明史》对其的记载为:“盛庸,不知何许人。洪武中,累官至都指挥。”
靖难爆发后,他和另一名将领“平安”,如彗星般崛起,并称南军双子星。
东昌之战中,重创燕王朱棣,杀死了北军头号大将张玉,猛地一批。
金川门打开后,盛庸率众投降。
然,树欲静而风不止…从镇守淮安,到辞官致仕,他一步步后退,直至如今,都御史陈瑛,弹劾他有不轨之心!
“铁铉死了,梅殷死了,如今,连盛庸也死了......”
李峰喃喃自语,站在船头,望着碧波荡漾的秦淮河,眼神闪烁:
“爹,下一步是不是就轮到咱们了?”
李景隆闻言,扭头看了眼自己的好大儿,露出“果然如此”的眼神。
“实际上,已经开始了。”
李景隆叹了口气,背着手说道:
“顺昌伯王佐也折了......三日前,左都御史陈瑛、刑科给事中马祯,劾奏他镇守云南期间,占据官民田地,私用官钱,激发夷变。”
“顺昌伯王佐?”
李峰挑了挑眉,他感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,于是问道:“结果怎么样了?”
“还能怎样,罚钱,收地,狠狠的批了一顿,王佐吓得龟缩在京都,哪儿都不敢去......”
李景隆说着,笑着摇了摇头:“知道靖难投诚派吗?事后都被封了赏,分别是一公一侯三伯爵....”
“王佐,便是其中之一。”
“而为父,就是那一公。”
“如今,王佐已经被收拾了,为父还会远吗?”
落日的余晖中,李峰惊讶的睁大眼睛。
....我是不是被明史骗了?这还是那个草包国公李景隆吗?
“呵呵,不必用那种眼神看我,若不是你忽然开窍,为父自然不会谈论这个话题......”
李景隆拍了拍儿子肩膀,笑眯眯的说道:
“你今日所为,我全都看在了眼里…只不过,为父还活着,还轮不到你小子为李家奔波冒险,明白了吗?”
“啊这......”
李峰浑身一震。
夕阳下,老爹李景隆逆光而立,眼神温暖,形象伟光。
李峰眼眶湿润了,感动的说道:
“爹,如果有事,您就放心去吧,我会替您好好照顾秋香姑娘的。”
李景隆眼神一变,颤巍巍指着好大儿:
“你你你——”
“父亲大人,息怒啊!”李峰一把拉住战神。
李景隆身体晃了晃:“我错了,真的,我错了,我竟相信了他浪子回头......”
大明战神手捂胸口,痛心疾首。
......
李峰半路看了郎中,包扎了脑袋。
回到了国公府时,已是日落西山,暮色渐渐四合。
国公府门口,老管家站在夜风中,翘首以盼。
见父子俩露面,赶忙快走两步,神色焦急的迎了上去:“老爷,大少爷,你们可算回来了。”
李景隆优雅的下车,随口问道:“发生了何事?”
老管家压低声音道:“老爷,您和花魁娘子的事,被夫人知道了!”
“什么?”李景隆动作一下僵住:“她怎会知道!”
“不光夫人知道,整个京城都传遍了......”
李景隆一颗心沉了下去。
沉吟片刻,他深吸一口气,背着手说道:“峰儿,你且先去更衣,稍后过来吃饭。”
说罢,率先迈步进府。
李峰在老管家的陪伴下,去后院换衣。
夜色朦胧,忠心的老仆,拎着红灯笼在前面引路,秋风习习,空气里散发着一种家的味道。
李峰心情放松,看着老仆伛偻的后背,轻声说道:
“十一叔,辛苦你了。”
十一叔,不是第十一个叔叔,老管家名字就叫李十一。
听着就是穷苦人出身。
这种以数字为名的习俗相当常见,比如本朝太祖,原名就是朱重八。
而且不光自己,往上几辈都这么叫。
根据族谱,朱元璋他爹叫朱五四,祖父朱初一,曾祖四九,高祖百六......
幸好是在明朝。
如果放到几百年后,流量小花们一念台词,片场会有一群人举手喊到......
李峰心里正想着,只见老管家脚步顿了顿,再次回首,已是眼眶湿润:
“少爷,老奴忽然感觉,您长大了......”
“呵呵,以前是我不懂事,总给你们添麻烦,回到家还得让您专门伺候…”李峰说着,忽然停下:
“不对啊?我这后院为何没有贴身丫鬟服侍?”
老管家闻言,一脸疑惑:“少爷您忘了?之前夫人安排了丫鬟,都被您统统赶走了。”
原主有病吧!
李峰感到痛心疾首。
穿越古代当少爷,他也想要水灵灵的小丫鬟,而且还要挑挑拣拣,不是好看的不要。
李峰揉了揉眉心:“十一叔,我头上有伤,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。”
老管家愣了下:“少爷放心,老奴稍后便去找夫人说,今儿晚上就给您安排......”
李风愁容散去:“多谢十一叔!”
老管家笑道:“少爷果然长大了。”
“十一叔过奖,对了…之前我为何会赶走那些丫鬟?”
“您说您喜欢大的。”
“哦?哈哈,大的难道不好?”
“少爷莫要!您可是咱国公府独苗,身份何等尊贵....那些半老徐娘,怎能配得上您!”
“额,十一叔,或许我说的不是年龄。”
......
李峰换了身干净衣服。
然后在老管家的伺候下,施施然来到了前厅。
还未进门,只听里面“哐当”一声巨响,下一秒,李景隆就从屋里冲了出来。
一边抱头鼠窜,一边哇哇大叫:
“夫人,不要打了——”
“姓李的,你给我站住!”
一声娇喝从屋里传出。
听到这声音,老管家明显一颤,赶忙对李峰躬身行礼:
“少爷,老奴忽然想到,水缸还没挑满,得亲自看看,以免误了府上的晚饭......”
说罢,转身便走。
手脚利索,健步如飞,腿不酸了,腰也不疼了,感觉一口气能上五楼。
跑这么快,他吃药了吧....李峰收回惊讶的目光,转回头望向大厅。
下一刻,一道身材高挑的身影跳了出来。
女人长得剑眉星目,面庞素削,两丸水银,黑白分明,论姿色,只能算平常无奇。
可身上偏偏有潇洒之气。
让人看一眼,就会生出快意江湖,仗义疏财,路遇不平,拔刀相助的豪情万丈。
李家主母,袁氏!
李峰终于知道,自己为何长得不像李景隆了......
最新评论